继续支持
一代宗师

[] [推荐]最爱的十大港产枪战片

-->
要说港产枪战片,我看过的并不是太多,但我自认为经典枪战片已经看过了。但如果我所列的片子中有不如意的地方,请尽管扔板转吧!

第十名、辣手神探
   相信这部片子进入是没有人会反对吧?梁朝伟、周润发、黄秋生以及现在活跃在电视上的欧阳震华等人,再加上所谓暴力美学的吴宇森导演,这部片子应当有所排名。但这并不是它之所以进入排行榜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情节紧凑的故事,设计精巧的动作场面,无不令人感到心驰神往,大呼过瘾。但这部片子的作用仅限于此,吴宇森在提倡他的暴力美学的同时,也将他的动作场面陷入到一个封套里,限制了吴宇森在将来的导演生涯中无法再往大师的级别攀登。为吴宇森的片子理一个脉络,就可以发现,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鲜血与鲜花共存,子弹与飞鸟起飞。当然主角可以适当流点血(正如梁朝伟在该戏中被差点打死),但绝对不会太多。太多的与鲜花共存的鲜血来自对手,来自跑龙套的身上。结果在《风语者》中,吴宇森这个套路就使得他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在《风》中美军士兵开枪的时候,只会见到日本人被击中并做出夸张的动作死去,这种动作给《风》带来的是虚假--也许港人看起来很正常,但这就是好莱坞与香港不同的特点之一。所以看多了《辣手神探》,只会为相对庞大的动作场面感到惊叹,但周、梁等人的表现只能算是及格。如果梁朝伟在这部戏中的眼神迷到了很多人,但他同样稚嫩的演技也只能让人对他充满希望,而周润发在戏中的表现虽然比较完美,但在某些场景中还是看出了表演的痕迹,并且对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太过(比如看报纸那段)等等,所以这部片子只能排在这个位子,但确实能进入十大。

第九名、《英雄本色》一

《英雄本色》一在香港影坛的地位无人能比,但在我的十大里它只能排第九,原因是时代在变,人们欣赏的水平和角度也在发生变化。当我们甚至是整个香港的影迷们,在当时看到这部片子时肯定会为之一震--兄弟的感情、美丽的暴力、激烈的枪战等等,但现在再回首这部片子,却能发现其中很多的漏洞,尤其是周腿伤了后,莫名其妙地就沦落到擦车的地步,而李子雄却能从一个开车的小跟班混到老大,这点导演虽用时间跨度来说明问题,但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有些唐突。当然这些漏洞不用一一枚举,这里最主要说的是剧中人物的表现。可以这么说,这部戏的主角并不是周润发,也不是张国荣,而是看起来一付苦瓜脸的狄龙,此君在上个世纪八○年代香港影坛的地位甚高,但在这部戏里,他却表现得一无事处。首先是无论到那里他都是那张带有些惊诧的眼神的脸,与张国荣兄弟之间感情的表现也非常乏力。而周润发在此前一直是票房毒药,这次成为第三主角(张是第二主角),多少还是把握住了机会。但他还是服从了吴宇森的安排,在最后的枪战中以头被击中后又爬起来被打得浑身是孔的方式死去,多少印证了什么叫英雄本色的含义。但仅限于此。小马哥虽深入人心,但这是用周在剧中“悲壮”地死去的方式换来的。当然,这部片子之所以进入十大,主要原因还是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这部戏中第一次得到了宣泄。从而带动了香港枪战片历史上的一个高潮。

第八名 《紫雨风暴》

在看到这部片子以前,我看片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外语片上,原因众人皆知。但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我拿到了这部片子,观看后确实令我震惊,又开始重新关注起港片来(尽管后来的港片还是令我失望)。这部片子应该说是当时的二线明星主演的一部片子,其中包括歌星周华健也出来参加演出,还有到处都混不下去的陈冲也加入了,而剧中的男主角更是让我陌生--吴彦祖。但从剧情和人物刻画,乃至于这部片子的现实意义上来说,这部片子却是难得的一部精品。
先说剧情吧,虽然沿袭了很多电影的老套路,但这部片子还是闯出了一些新意,比如说恐怖主义(之前的港片中绝大多数反派或者是黑社会,或者是大陆来的,制造事端的目的只是想讨点饭吃),再比如说恐怖分子之间的情义,还有恐怖分子是否具有情感等等。这些因素加上设计精妙的动作场面,确实让人看出了恐怖分子的恐怖,以及的敬业精神。
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物的表演。先别说周华健(此君在演技方面还嫌稚嫩,怎么看他都觉得是个歌星,而不是),也别说陈冲(这个恶心女人更不用说,我对她的看法依然不变,但她自己也没有争气,在国外了那么多年,习惯了好莱坞演员服从剧情的模式,在这部戏里她也一样只会服从剧情需要,对饰演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的把握实在有些偏差,总会让人想起她在《大班》中扮演的那个小妾),光说吴彦祖。
吴彦祖在剧中的表现令我感觉到香港影业后继有人了。他在失去记忆后在周华健的诱导下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卧底,但后来回到恐怖分子中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而在邪恶与正义面前,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正义。这虽然有些俗套,但他在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痛苦的挣扎确实给这部片子增色不少。自从看了这部片子后,我对其抱有极大的信心,但之后他的表演却越来越令人失望。
同样,饰演恐怖头目的甘国亮以及饰演吴彦祖妻子的那位女演员(忘了叫什么名字了),还有那几个恐怖分子,在对待失忆后的吴彦祖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在压抑中缓慢的挥发,令我觉得这部戏最出色的就是这些恐怖分子。
但是,这部片子还是有不足之处,首先就是特技的制作。尽管这部片子在特技制作方面力尽自己所能,但相比之下还是能看出痕迹来。其次拍摄于1997年的这部片子多少有向共党献媚之嫌,这就是它之所以只能排第八的原因。

第七名 鼠胆龙威
香港向来有拿来主义的传统,很多片子都拿好莱坞经典桥段进行颠覆性的再创作。远的有逃学威龙三中拿本能开涮,近的有爱情命运号拿泰坦尼克玩玩,但能将整部片子拿过来再创作的也只有这部鼠胆龙威属于经典之列。
布鲁斯·威利斯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虎胆龙威系列,而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第一集。当时的美国影坛流行个人英雄主义,包括施瓦辛格、史泰龙等人都属于那个时代,而布鲁斯的这套系列也可以算是应景之作,剧中的人物性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刻画,而仅仅K情节和场面吸引人。到了王晶手里,这部片子的人物刻画上就上了一个档次,情节上也更为丰满一些。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超越原作的模仿作品。
当然,李连杰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他那张脸无论在哪部戏里都是阴柔内敛,从未有所张扬,所以形成了千戏一面的感觉(叱咤世界影坛的成龙也是如此)。而真正托起这部戏的是张学友、邱淑珍和名叫医生的那个反角。张学友虽然也是歌手,但在东邪西毒、东成西就以及该片里的表现却是一般演员难以匹敌的。他对他所饰演的角色(我个人认为,多少有成龙的影子在里面)性格把握得非常得体到位,虽然也有搞笑的成份在里面,但对于这个重色轻友却极富爱心的影星演得是入木三分。
当然邱淑珍的表现也跟张学友有得一拼,而“医生”的演技又要比原版中那个假装斯文的恐怖头目要好许多,这使得李连杰在剧中仿佛成了一个摆设(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在好莱坞发展顺利的原因也在于他不需要表现自己的演技,而之需要表现自己的武功)。所以这部戏也只能排名第七。

第六名 重装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我看完这个片子后得到的第一个感觉。当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一个低潮期,可以说周围没有一个朋友。无聊之中我找到这部片子,起初只感觉这又是一部俗气的枪战片,但越看我心里越发生出感动。什么叫兄弟情义,这就叫兄弟情义!相比之下,它所描写的兄弟间那种感情又远比当年叱咤香港影坛的《江湖情》要真实可信许多。一个卧底受伤了,之后失去工作和双腿无法行动,朋友知道后,在力争之下仍无办法,只好退出警界一起抢劫地下钱庄,目的仅仅是为了凑足钱让受伤的朋友去瑞士治疗,但为此四个朋友只剩下杜德伟一人活着(其中一人确实已死,另外两人在片中受了重伤,但结局还是死亡),饰演受伤的钱嘉乐痛苦万分,抓着杜德伟问“你们这样做值吗?”在任何人看来,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朋友能够康复,这种事情根本就太我是猪了,但杜德伟的回答是:“值,我们认为值!”到这里我憋着的眼泪终于流出来了,杜德伟那张冷酷的脸此时看起来是那么亲切,而整部戏中表现最出色的就是这个歌星杜德伟。
同样,这部片子在其他方面也有不落俗套之感,首先就是抢劫地下钱庄这件事情是正义还是邪恶?片中作了很有意思的探讨,但导演最终还是给我们留了个“坟堆上的花圈”,多少使这部片子的探讨性降低了许多。
吴彦祖是该戏中的另外一个男主角,但他在戏中除了耍酷以外再无其他表现,而他那几个眼睛里透着冷冷的光的手下也实在是令人恶心,反而是除了杜德伟以外的那几个朋友亲切感人。但整部戏将太多的视角集中在吴彦祖和杜德伟两人身上,对其他人,尤其是跟着杜德伟在一起干的那几个朋友的描写就太少了,唯一出彩的地方便是还在飞虎队任职的小胡子(对不起,实在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将自己的同事拦在路上,自己一人去救杜德伟那段台词实在煽情。只可惜,导演的功力还是有所欠缺,这也是这部戏只能排在这里的原因。
#1楼
发帖时间:2005-05-18 13:38:36   |   回复数:18
游客组